close

“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”開箱儀式讓媒體先睹為快的古埃及“拉美西斯二世雕像”。(圖:臺灣《旺報》/記者賴廷恆 攝)開箱後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置放“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”。(圖:臺灣《旺報》/記者賴廷恆 攝)現場展示的“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”(左起)、“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”及“杜勒《犀牛》”。(圖:臺灣《旺報》/記者賴廷恆 攝)
 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臺灣《旺報》報道,臺北故宮博物院為慶祝2015年院慶,與大英博物館、時藝多媒體、閣林文創攜手打造“另眼看世界——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”,百組珍品抵台成為亞洲巡迴首站,8日“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”、“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”、“拉美西斯二世雕像”,以及“杜勒《犀牛》”4件焦點文物舉行開箱儀式,讓媒體先睹為快。
  “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”13日起至2015年3月15日在臺北故宮展出3個月。8日開箱記者會上,臺北故宮副院長何傳馨預告,大英博物館邀請臺北故宮挑選最後一件展品,雙方攜手選出的第101組(件)展品,由臺北故宮藏品《大地全球一覽之圖》榮膺重任。
  石切證明人類起源
  何傳馨指出,《大地全球一覽之圖》為清朝咸豐元年、1851年,由史地學者六嚴繪製修訂的世界地圖。當時首創以南北半球模式繪圖,屆時將為臺北故宮院慶大展註入東方觀點,全圖篇幅宏大,足以與大英博物館精選來台呈現的百組、250件珍品相互輝映。
  8日率先亮相的4件展品,首先開箱曝光的是大英博物館年代最久遠的藏品,距今200萬年前的“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”,為目前已知人類遠祖所製造的最古老工具,於坦桑尼亞北部出土後,成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重大證明。
  楔形泥板記錄洪水
  舉世最知名的楔形文字泥板,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“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”,載錄世界文學史最古老長篇史詩《吉爾伽美什史詩》的大洪水傳說篇章,1872年經破譯後,與《聖經》舊約諾亞方舟的內容細節相仿,曾引發各界爭議。
  143釐米高的埃及法老王“拉美西斯二世雕像”,其在位期間約為公元前1279至1213年,是埃及黃金時期備受尊崇的國王。
  版畫《犀牛》出自德國藝術家阿爾佈雷希特·杜勒之手,畫中犀牛為1515年印度半島古吉拉特王國君主贈予葡萄牙國王的禮物。杜勒從未親眼見過犀牛,僅憑文字敘述、速描,即揣摩繪出相似度極高的印度犀牛,令後人驚嘆不已。  (原標題: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文物將抵台展出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07asql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